教育交流经验发言稿

教育交流经验发言稿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发言稿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发言稿的格式由称谓、开场白、主干、结尾等几部分组成。怎么写发言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交流经验发言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交流经验发言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第一次当一年级班主任,当初接班的时候,一方面感激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能给我一个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思想压力。压力主要在于,怕自己经验不足,辜负了学校的期望,也怕耽误了孩子的成长,误人子弟。
刚开始我在网上查阅了许多有关低年级教育教学方面的资料,以此来弥补自己实际经验的不足。同时也感谢一年级办公室老师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能及时给予我切实可行的实际经验,使我在教学实践中少走了许多的弯路。
我深知我所肩负的责任,明白一年级是学生求学生活中重要的一个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都是在这一年奠定基础的。如果有一个好的开端,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逐步进步,形成良好的发展,反之,则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
一年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年的生活,有辛酸,有汗水,也有喜悦和收获。学生们在成长,同样我也在成长。在与这一班的孩子相处的这一年时间里,侵注了我许多的心血,但看到他们得到不同程度的成长,又使我感到无比的欣慰,给予了我无比的动力。总结这一年的经验,总觉得还太少,还不够成熟。今天,也许我在这里谈的所谓经验有些浅薄,也许还不全面。希望领导和老师,能直言不讳,提出意见,相信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会有所改进。
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经验和总结:
一、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而一年级更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良好的习惯会形成良好的班风,会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提升。因此,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于刚进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刚开学的时候,我就把它当成了教学工作的重点。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从坐姿、握笔的姿势、课堂发言等看似细细碎碎的小习惯抓起。也注视学生的卫生习惯,教育学生不能随手乱丢垃圾,要保持自己课桌和教室的整洁;要爱护我们新的课桌椅,爱护墙壁。为了强化学生的这些行为,采用儿歌的形式。如:铃声响,进教室。书放好,坐端正。老师讲,仔细听。同学讲,专心听。有问题,要举手。站起来,大声讲。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时间一长,注意会不集中,小动作就会多起来。我会及时组织纪律。这时采用口令式的语句,如:一二三四,坐好姿势:五六七八,闭上嘴巴;眼睛看前方。并点名批评坐姿不好的同学,同时表扬做得端正的学生。习惯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需要的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强调、不断监督、巩固、提升的过程,因此,我经常会利用早读课、班队课反复、强调、巩固这些习惯,让学生的习惯得到很好的养成。
二、运用语言激励和物质奖励,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一两天说说就行的,它必须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由于低年级学生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比较差,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过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对表现好的孩子,及时给予表扬。有时采用发小奖品的方法,如一根铅笔,一块橡皮,一个你真棒的印章。得到奖品的孩子都会表现的很开心,没有得到奖品的学生会很羡慕,会努力表现,争取下次得到奖品。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做那些事是正确的,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以此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带动全班学生树立良好的班风。
三、正确处理学生爱告状的小毛病。
小学生爱告状,这是让我很疼的事情。往往,老师正在讲课,就会有学生举手告状。比如谁拿了她的铅笔,谁在做小动作,谁在说话。诸如此类的小事情,处理的话,会耽误上课时间,不处理吧,又怕产生不好的影响。也担心不为学生当调解官,会降低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所以我采取的处理办法是:
1、要求学生下课“告状”,课上带着好的情绪听课。这样,课前的小矛盾、小问题没有谁会记到40分钟以后,“告状”的几率就低了,课堂的利用率提高了。
2、延迟批评,既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又给予其改正和返回的机会。我把批评留在每天下午自习课的时候。完成教学,再利用几分钟总结这一天孩子们给我告状的情况,这时学生往往已经在负疚的情绪中反思了自己的行为,我只要加以批评指导,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四、不吝啬的多给予学生表扬,教育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表扬的力量和效果是远远大于批评的。而且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单纯,只要是老师大力宣传的、表扬的事情,他们都争着抢着去干。老师要准确、及时的表扬孩子。如课堂上那个孩子坐的端正,那个孩子手举的好,那个孩子回答问题声音大,那个孩子字写的漂亮,还有,那个小组卫生打扫的好,那个孩子帮助了别人。老师一定不要吝啬语言的奖励。在老师的表扬声中,为其它孩子树立了榜样,让孩子们自觉的向受表扬的孩子学习。但教育并不是一味地表扬,要赏罚分明,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要于以适当的批评。让他们逐渐明辨是非,也给全班同学一面镜子,有效地整合出优良的班风。五、发现、培养小班干部,建立班级管理制度,炼孩子的管理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发现每个孩子的特点,给孩子表现的机会,锻炼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挑选那些自我管理能力强,做事有主见、有勇气的孩子,教给他们管理的正确方法,同时在学生面前树立他们的威信,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也让学生觉得自己能行。比如收发作业、检查作业、发学生奶、检查卫生、记录点名册。各种锻炼的机会,各尽所能。既要培养一批班级管理尖子,又要面向全体,发挥每个孩子的长处,锻炼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六、多关注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儿童,捕捉问题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上进。
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儿童往往就是班里的后进生和问题学生,这部分学生因为家庭原因,缺少关爱,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很差,倒置学习落后。往往老师的批评教育,不起作用,而且批评的多了,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现象。然而,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老师要努力发现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比如我们班的马锦涛是个让老师头疼的孩子,纪律差,学习差,教育效果差。在一次上语文课时,我发现他写的生字比平常整齐许多。于是,我大声的表扬了他,并奖励给他一根铅笔。有那以后的几天里,他写字有了很大进步,听课认真,也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然而这些后进生的进步,不是老师一两次的表扬就能对其有彻底的改变。仍然需要老师的不懈努力,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五、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
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跟孩子的学 ……此处隐藏5743个字……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取得成绩的先决条件。复习备考,团结协作显得尤为重要。同课头教师之间要坦诚交流复习方法;相互学习课堂的组织方法;协作拟定质量上乘的复习训练题;选定最有效的复习资料;不能出现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的局面。同班级内各科之间也要团结协作,均衡发展,学校从时间分配,重视程度上都要体现均衡、团结、协作。
其次针对毕业班教学,我们具体做了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在教育教学中既不要犯经验主义错误,又不要放任自流,要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要精心准备,上精品课,认真筛选,选精品题,批改好每一本作业,辅导好每一位学生。
二是要正确掌握教学进度,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认真吃透教材、研究中考说明,捕捉中招信息,把握中考动态,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努力在课堂上渗透中考信息。
三是对学生进行理想和前途教育,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适当的教育和引导方法,多疏导与帮助,多宽容学生犯错误,不要一棍子打死,切忌简单粗暴,急于求成。加强与家长交流与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
四是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学生决胜中考,除智力因素外,还有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在各种非智力因素中,心理因素尤为重要。参加中考不仅是对学生成绩和能力的考试,也是对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和竞争能力的考试。为使学生能以积极的心态战胜中考挑战,我们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
五是狠抓课堂教学。把好三关:发挥教师自身作用,把好备课关;发挥教师主观能动作用,把好上课关;结合学生实际,重视方法研究,把好学生学法指导关。
最后学校校委会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形成校长亲自抓、业务领导主抓、班子分工明确的毕业班教学工作分包责任制;
二要制定毕业班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各阶段情况、工作重点和应对策略,深入课堂听课,及时了解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要拟定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的几条切实可行的硬措施,并认真组织落实,加强考评,以制度规范管理。
四要协助班主任确定班级目标,圈定各层学生,协调任课教师,加强学生管理,帮助做好学困生帮扶、特优生培优等工作。
五要千方百计为教师工作、学习、生活创造条件,要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解教师之所难,要加大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力度,开阔教师视野;要切实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在学校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教师福利待遇,切实体现多劳多得,赏罚分明。
六要与教师交心。认识到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没有教师的团结拼搏、无私奉献,搞好教学就是一句空话,提高质量更是免谈。英雌我们注重政策引导,营造环境,弘扬正气,表彰先进;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增加沟通,化解矛盾,顾全大局;要主动关心、帮助教师的学习与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近几年来我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果说取得了一点的成绩,这离不开上级主管部门、中心校领导的英明领导和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我校全体师生的团结协作、努力拼搏,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家长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与其他兄弟单位相比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们一定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争取取得更大成绩。
祝各位领导和同仁身体健康、家庭和睦、万事胜意!预祝排头教育的明天更加辉煌!
教育交流经验发言稿6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好习惯的养成不在于花样多,形式多。重要的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目标。因此,我认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养成教育的要求要细化。我们学校开展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在以熊校长为首的领导组织倡导下,学校花大力气制订了“养成教育三字歌”、“四见”、“养成教育细则”等,鼓励学生从身边点滴的小事做起,如见到地上有垃圾随手捡起来,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在楼道里要轻声慢步靠右行,上学佩戴红领巾,排好队、走好路、吃好饭……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却似“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滋润每一个学生心田,让学生知道怎样去做是对的,明确什么样的习惯是好的。如此细节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受益匪浅,也让我明白,具体的措施远比空洞的说教管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要求具体化成为我们班主任实施养成教育的一个原则。
2、养成教育需要耐心,更需要爱心。有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学校应该是孩子犯错的地方,因为只有犯错,教育工作者才能发现问题,改正孩子的错误。所以允许孩子犯错应该成为我们班主任的一种共识。而在现实中,我们有的老师往往习惯于做消防员,就是发现问题,一阵批评、说教,灭火就行。这样的态度方式,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不利的。现在的孩子叛逆心理特强,你批评他可能管一时,却不能保证他的内心真正的信服。因此,赏识和鼓励应该成为行为习惯养成的主旋律。孩子有了进步,老师应及时给予好的反馈,让孩子得到一个信息:这样做是对的,是好的。长此以往,就很可能在某一方面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3、养成教育要求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可见,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教师首先应该注意在学生面前树立文明礼仪的榜样,对于学生的问好,老师应该微笑点头,碰到内向的学生,要尽量先跟他们打招呼。对于学生的帮助,我们应该亲切地跟他们道声“谢谢!”。如果老师说错了或做错了什么,也要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教师良好的行为给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通过这种情感的交流,学生对老师提出的要求意见也更易于接受。
4、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班级荣誉感。给予每一个学生独立工作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管理,参与管理,锻炼每一个孩子独立工作的能力,实践证明:过去在我眼中看起来十分不起眼的学生,通过参与班级管理事务,不仅能够严格地要求自己遵守纪律,而且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这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学生才是班级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组织和管理好自己班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
5、家、校、社会合一才能使养成教育有成效养成学生的种种习惯都是在静观默察中、在不断模仿中逐渐形成的。身教重于言教,要有文明学生,首先得有文明老师,文明家长和文明的社会环境。在工作中,我非常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争取他们的配合,共同促进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养成教育,在养成学生的同时,也在养成我们自己。因此,我庆幸,我是一名教师,我是一名班主任,所以才能如此深刻地感受到做为一名教师的乐趣和班主任工作的崇高与幸福。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为孩子们创设更好的成长环境,为每一个孩子能够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