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 > 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

时间:2024-05-22 13:49:07
活动方案模板合集6篇

活动方案模板合集6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方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背景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二、活动主题

公益从头开始

三、活动时间

20xx年3月21日(周六)上午9:00-11:00

四、活动地点

天山公园

五、参加人员

滨湖新区小朋友(共50名),理发师若干名

六、活动内容

1、征集志愿者

征集滨湖新区自愿参加此次活动的小朋友和发型师志愿者,前往所在社区(网格)报名。

2、造型制作大比拼

每位发型师限做3-5个发型,参与优秀发型评比。

3、优秀造型评选

现场挑选20名群众,对所有发型师完成后的造型进行现场评选,评选优秀造型奖10名,优秀志愿者10名。

4、颁发获奖证书。

七、活动目的

以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为契机,将民族习俗与现代生活相结合,鼓励大家热爱生活,勤奋工作。同时,通过此次活动能带动大家热爱公益,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中来,积极营造良好的公益氛围。此外,鼓励大家在平凡工作中乐于创新,为滨湖建设出一份力。

八、活动要求

1、本次活动本着志愿的原则,各单位应精心组织,积极做好相关宣传、安全保障和协调工作。

2、活动中所需的理发器材,均为自带,请妥善带好相关器械,其他有主办方提供。

3、参与的理发师可携带本店的相关宣传材料,现场宣传。

4、设计的造型可以是图案、文字、符号等,但必须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否则不予评比。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祭龙神

我国古代许多地方,每到龙抬头这天,人们都要到江河水畔祭龙神。恭祭华胥氏过“龙头节”,充满了崇拜龙的思想观念,以为龙治水行雨,决定庄稼丰歉,万万得罪不可。旧时这天早晨,人们要敬奉碾子,传说碾子是青龙的化身。有的还把磙子支起来,表示“龙抬头”。滚,雷声大作,哗哗地下起了大雨。为了纪念这“龙抬头”的日子,人们规定每年农历二月二为“春龙节”。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祭剃龙头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另外,在我国民间流传着“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过,这一民间禁忌近年来已经逐渐淡薄。

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而中国人素以龙为图腾,这一天“剃龙头”,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祭引钱龙

我国一些地区过春龙节,用灶烟在地面上画一条龙,俗称引钱龙。俗信引龙有两种目的:一是请龙回来,兴云布雨,祈求农业丰收,二是龙为百虫之神,龙来了,百虫就躲起来,这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都是有益的。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祭接姑奶奶

二月二这天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接“姑奶奶”,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接宝贝儿”之说。因为老北京人的礼数多,其中正月里“姑奶奶”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特别是新婚不久的“姑奶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或半个月,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一般是以春饼,也就是薄饼做款待。被接回来的日子里,“姑奶奶”除了吃喝,就是串门子聊天儿,轻松而愉快。

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 理解儿歌内容,能用简短的语言回答问题,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愿意与老师、同伴交流,能安静地倾听老师和同伴讲话。

3、 乐于尝试仿编儿歌。

二:活动准备

火车声音、音乐伴奏带、火车大背景、各种水果、小火车图片人手一张,记号笔人手一支

三:活动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儿歌的内容

难点:仿编儿歌

四:活动过程

1、 以游戏进入情景,熟悉儿歌

(1)小朋友们我们来听一段声音(播放火车声音)咔嚓咔嚓咔嚓咔嚓,西瓜爷爷开着火车准备去旅行啦!(教师边念火车的声音边出示火车大背景),我们一起来学学火车的声音吧!(师幼同时发出火车的声音)师边说边有节奏做动作:“西瓜爷爷开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句好听的话。

(2)西瓜爷爷还请了其他的水果宝宝一起去旅行,我们来看看都有谁吧,(出示苹果)是谁啊?(苹果)老师要用好听的话请苹果宝宝上火车,小朋友们仔细听:“苹果苹果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师幼一同请苹果上火车)

(3)小朋友,穿着黄色的衣服,长得像月亮的水果是谁啊?(幼回答香蕉,教师出示香蕉)那谁会用刚刚我们学的好听的话请香蕉上火车呢?(请个别幼儿回答后全体小朋友一起念一遍)

(4)老师这还有一个谜语,你们猜猜是谁来了。它长得圆圆的,有好多好多颗圆圆的,穿着紫色的衣服,是谁啊?(葡萄)原来是葡萄,那位小朋友用好听的话请它上火车啊?(请个别幼儿回答后集体念一遍)

(5)西瓜爷爷请水果宝宝们坐上了火车,咔嚓咔嚓,水果宝宝去旅行。

2、完整欣赏儿歌

(1)西瓜爷爷请了这么多的小客人去旅行,它可高兴了,它一高兴就给我们唱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他的`名字叫《水果宝宝去旅行》:西瓜爷爷开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苹果苹果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香蕉香蕉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葡萄葡萄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咔嚓咔嚓,水果宝宝去旅行。(师边念边播放音乐)

(2)小朋友们好听吗?现在,我们看着西瓜爷爷开的火车一起来学唱这首儿歌吧。(师幼随音乐同念儿歌一遍)

(3)小朋友们真棒,现在老师要请几个小朋友们上来表演了?谁愿意请举手。(请个别小朋友上台念儿歌)

3、仿编儿歌

(1)小朋友们你还想请什么水果上火车啊?你们可要用好听的话请它上火车哦。(请个别幼儿回答)

(2)现在老师给大家一人一辆小火车和一只神奇的笔,你要用神奇的笔把自己喜欢的水果请上火车一起去旅。准备好后老师还要请小朋友像西瓜爷爷一样唱一首好听的歌。(幼儿绘画后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主题:

这个活动的形式是听取一首歌中间某部分来获取这首歌曲的名字和歌手,以游戏的形式为我们无聊的周末增添一点乐趣,音乐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放松心情,能够扩宽我们在音乐的知识面,以团队的形式也希望同学们能提高团队意识,互相帮助。

二、活动名称:

我是“歌霸”大赛

三、活动时间:

待定

四、活动地点:

待定

五、活动对象:

数统全院,每班4人,分为两人一组,参赛人员共12人,6组。基本观众需要30人左右。

六、活动流程:

6个小组分为两批参与比赛,每一批为三个组,分别是三个班的小组同学。每批听10首歌曲,其中以7首猜歌名,3首猜歌手交替进行。每一小组同学将猜出的歌手或歌名写在纸上,亮出给评委看,而评委根据标准答案为每一小组计分,从而评判出每一批的第一名。

七、奖品分发:

第一名懒人支架,价值7元,4个;其余参赛人员可得一个价值一元的本子。(以上价值是我到淘宝上看的,需要网购)

八、活动经费:

36元

九、突发状况:

若一场比赛有持平的情况,那进行备用歌曲,三首评判胜利方

十、活动设想:

因为每一次比赛都分别有三个班的人,所以观众应该不会感到无聊,评判标准由于白纸黑字的写着,不会出现争议,所以活动应该能正常进行。

十一、反思总结:

根据活动进行情况,活动结束后反思总结。

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名称:《我们都来做元宵》

二、活动目标:

激发幼儿参与制作元宵活动的兴趣,体验大家一起庆祝节日、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指导幼儿学习用团、捏、滚等技能制做元宵;在做元宵、煮元宵的、过程中感知滚动、沉浮等生活、科学常识。

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民族习俗及元宵的来历、品种等。

三、活动准备:

做元宵需要的材料:糯米粉、各种馅、水、电炉、锅等。

教师、家长、幼儿提前收集关于元宵节民间习俗的资料。

告知家长此活动的意义,可邀请家长参加。

四、活动过程:

n 开始部分:

教师向孩子讲述故事《元宵的来历》,并提出有关问题。

n 基本部分:

教师和幼儿共同将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元宵节民间习俗、元宵的来历、品种等内容介绍给大家。

幼儿尝试做元宵。首先,引导幼儿猜想:元宵是怎么做成的?重点讨论并总结:怎样把元宵做成圆的?然后,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讨论的方法制作元宵,重点引导幼儿用团和滚的方法将元宵做圆,感知元宵的滚动。

分组煮元宵。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元宵从沉到浮及从小到大的变化,鼓励幼儿思考并探究;在煮元宵的过程中,元宵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元宵刚开始是沉下去的,后来就浮上来呢?

大家一起吃元宵。可邀请家长、幼儿园其他班的小朋友共同吃元宵,分享劳动成果。

n 结束部分:引导孩子用泥做元宵,并且让他们说出元宵的基本做法。

五、活动延伸:

回家把做法交给家长做,并说出元宵的来历。

活动方案 篇5

一、活动目的

为了加强我校民族团结,强化“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创建和谐校园、加强各族师生之间的凝聚力,使更好地活跃学生校园文化氛围,结合新疆各民族传统“诺肉孜”(3月21日)节,增进民汉学生的交流,加强民族团结。

二、领导小组

组 长:马付兵

副 组 长:吐尔逊〃亚森

组 员:马玉芳 扎依旦 汪燕 吐尔逊〃扎依提

刘伟 布阿依先

活动组织:汪燕 吐尔逊〃扎依提 刘伟 布阿依先 八年级班主任 会场纪律:闫世明 党强 阿卜杜如苏力 菲力达吾孜 活动安全:各班班主任 值周班级

服务人员:马进福 毕吾拉木 哈书博

音响设施:刘伟

摄像照相: 汤强 张国艳

主持人:王阳阳 阿丽燕

三、活动时间:

20xx年03月20下午3:00点

四、活动地点:

教学楼前

五、参加活动人员

1、全校师生

2、家长代表(每班5个家长代表)

六、活动内容

学生组:民汉结对子班4个节目

兴趣小组:7个节目

教师组:4个节目

附:“诺肉孜”节目单

七、活动程序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校长致辞

3.给退休教师赠送纪念品

4.介绍新教师和同学

5.节目汇演

6.结束语

愉群翁回族乡中学

20xx.3.

活动方案 篇6

7:30~8:15

来园接待

1、热情接待幼儿,指导幼儿进班先洗手。

2、鼓励幼儿自己结伴游戏。

8:20~9:50

运动与生活活动

区域名称:三号场地

观察与指导要点:

分散活动:鼓励幼儿愉快地活动,会在老师提醒下休息。

集体游戏:小动物快躲好

游戏目标:

1、听信号走和跑。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游戏。

游戏材料:大喇叭一个

游戏玩法:幼儿扮演小猫、小狗等小动物,老师扮演妈妈,()小动物和妈妈捉迷藏。妈妈说:“我的宝宝快躲好,”大家躲起来,妈妈一个一个找,找到的小动物跟着妈妈,妈妈说:“没找到的宝宝呢?”其余幼儿跑到妈妈这里。

点心自由活动

观察与指导:幼儿学着自己取用点心,提醒幼儿吃完后自己放好杯碟擦嘴。

9:50~10:10

幼儿学习活动

活动目标:1、喜欢听辨周围的各种声音,

2、愿意说说这些声音。

活动准备:发出声响的各种玩具、用具、乐器等

各种声音片断(按门铃、闹钟响、电话铃、汽车喇叭)

与声音相对应的画面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闭上眼睛猜猜他是谁?你怎么知道的?(出示玩具小狗,学学狗叫)小狗见面汪汪汪。我们不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也可以知道他是小狗,我们的耳朵本领大不大?

你们的小耳朵还听到过哪些声音?(模仿一些常见的声音)

二、找声音

老师准备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玩?一边玩一边听听它会发出什么声音。

你刚才玩了什么?发出什么声音?

小结:原来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好听的声音。

三、辨声音

老师这里也有很多有趣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好不好?一边听一边猜猜这些声音告诉我们什么?(放录音:门铃、闹钟、电话、汽车)

这是什么声音?(引导幼儿发现声音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小结:这里的每种声音都能告诉我们一些事情。

四、延伸

小耳朵的本领真大!能听出很多的声音,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东西,大家游戏的时候可以再去玩玩,再去听听他们的声音。

10:10~11:05

角色游戏

活动内容:娃娃家、理发店、小超市、娃娃餐厅、加油站、快乐工地

重点观察:

1、观察娃娃餐厅的厨师是否会根据套餐配菜做菜。

2、鼓励幼儿学说礼貌用语。

11:10~12:00

生活活动:

观察与指导要点:1、观察幼儿洗手时是否会卷起衣袖。

2、指导幼儿饭菜交替着吃完自己的午餐。

《活动方案模板合集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