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的教学计划

高二数学的教学计划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二数学的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二数学的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高一备课组以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年级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团结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互相学习,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并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在教学中,认真贯彻学校提出的“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全面提高,争取优异的成绩。
二、教学目标
使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高中数学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多数学生能够进入高一级学府继续学习,提高学业水平测试的合格率以及优秀率。
复习作为知识巩固的一个有效方法在学习中必不可少。而复习课中例题的精选很重要,是否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对应的复习课之后的配套练习与作业的反馈的落实也是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如何精选专题复习例题与落实作业反馈成了我们备课组的关注点。
三、教学措施
这学期的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整体上偏难,特别是运算能力在这学期将得到深化和强化,所以对教师的要求也必将高。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还是主要按照我们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讲清基本题,理顺中档题,适当补充难题;普通班不追求偏和难,特别对圆锥曲线部分的一些重点、难点的计算题,必须详细讲解给学生听,有些问题甚至需要多讲解几遍,让绝大部分学生真正落实到位。每位教师上完课之后需要思考三个问题:我这节课上得如何?有谁的课比我还优秀?怎样上这节课更好、最好并在备课笔记上做好记录,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在课课练上,以基本题为主,重点在中档题上,做错的问题要抓落实,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在课堂上,每位教师都要重视板书,因为学生的书写不规范部分来源于教师的板书,每节课最低有1~2题在书写上力求规范。
四、教学要求
整体把握新课程,理清贯穿教材的主要脉络,反映和揭示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展示重要概念的来龙去脉。完成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还要渗透高考要求,倡导自主学习方式,逐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具体工作
为了能够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集体备课做到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确定主要内容。
(1)按上周集体备课中预先确定备课章节,各位教师论轮流发言,指出备课中的思路,重点和难点。
(2)然后就上述内容请备课组全体成员共同讨论教学任务中的有关教学大纲,疏通教材,指出重难点,列举一些典型例题,精选练习题等,并请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做必要的解释、说明和补充,备课组长认真做好记录,对于一些认识分歧比较大的地方,认真讨论,达成共识。
(3)讨论下周教案的编撰的具体事宜,确定四至五课时内容的个体教学目标、重难点、例题选编及作业的布置。
(4)最后就当前的教学及工作情况,请备课组各成员相互交流,提出建议,说出不足,并由备课组长记录整理,为以后的教学计划或集体备课的适当调整提供第一手宝贵资料。
以上几点就是我们高二数学组在本学期的工作计划,代表我们全体高二数学教师的工作打算,我们一定能够落实好学校和部门的任务,并能够按照自身的特点和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认真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希望在我们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在期末联考中能取得辉煌的成绩。
高二数学的教学计划2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是湘教版数学(必修三)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第二节《1.2直线的方程》第一部分《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内容。
二、教材分析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给出了根据已知一个点和斜率求直线方程的方法和途径。在求直线的方程中,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是基本的,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两点式都是由点斜式推出的。从初中代数中的一次函数引入,自然过渡到本节课想要解决的问题——求直线方程问题。在引入,过程中要让学生弄清直线与方程的一一对应关系,理解研究直线可以从研究方程和方程的特征入手。
在推导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时,根据直线这一结论,先猜想确定一条直线的条件,再根据猜想得到的条件求出直线方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
(2)能正确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公式求直线方程。
(3)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已知直角坐标系内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要素——直线上的一点和直线的倾斜角的基础上,通过师生探讨,得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学生通过对比理解“截距”与“距离”的区别。
情态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数学中普遍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使学生能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四、教学重点
重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
五、教学难点
难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的应用。
要点: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分析描述几何图形。
六、教学准备
1.教学方法的选择:启发、引导、讨论.
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索讨论,学生主动参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2.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辨析、画图,亲身实践,调动多感官去体验数学建模的思想;学生要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起代数问题与几何问题间的密切联系。为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我主要指导了以下的学习方法:
①.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通过观察图像归纳总结,自己评析解题对错,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数学表达能力。
②.分组讨论。
七、教学过程
问 题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在直线坐标系内确定一条直线,应知道哪些条件?
学生回顾,并回答。然后教师指出,直线的方程,就是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 满足的关系式。
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新知。
2、直线 经过点 ,且斜率为 。设点 是直线 上的任意一点,请建立 与 之间的关系。
学生根据斜率公式,可以得到,当 时, ,即
(1)
教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 ……此处隐藏15610个字……外辅导是课堂的有力补充,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力手段。①加强数学数学竞赛的指导,提高学习兴趣。
②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全方面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特别是自主能力,并通过强化训练,不断提高解题能力,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更上一层楼。
③加强对边缘生的辅导。边缘生是一个班级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我将下大力气辅导边缘生,通过个别或集体的方法,并定时单独测试,面批面改,从而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有质的飞跃。
高二数学的教学计划13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教育的理念为指引,以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年级组工作计划为指南,加强备课组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落实教学常规,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尤其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
二、学情分析及相关措施:
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及时纠正不合理学习方法,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高二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的衔接工作。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具体措施如下:
(1)注意研究学生,做好高二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的衔接工作。
(2)集中精力打好基础,分项突破难点.所列基础知识依据新课程标准设计,着眼于基础知识与重点内容,要充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切勿忙于过早的拔高,讲难题。同时应放眼高中教学全局,注意高考命题中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及新趋势,这样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
(3)培养学生解答考题的能力,通过例题,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能力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数学需要哪些能力要求。
(4)让学生通过单元考试,检测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及时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做好充分的准备
(5)抓好尖子生与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6)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数学教学;注意运用投影仪、电脑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进度:
第1周 开学报名
第2周 选修2-2 1.1变化率与导数
第3周 1.2导数的计算 1.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第4周 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1.5定积分的概念
第5周 1.6微积分基本定理 1.7定积分的简单应用
第6周 第一章复习2.1合情推理与演绎逻辑
第7周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3数学归纳法
第8周 第二章复习 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第9周 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第三章复习
第10周 期中复习
第11周 期中考试
第12周 选修2-3 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1.2排列与组合
第13周 1.3二项式定理 第一章复习
第14周 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第15周 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2.4正态分布
第16周 第二章复习
第17周 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第18周 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第19周 第三章复习
第20周 期末总复习
第21周 期末考试
高二数学的教学计划14一、具体措施
(1)落实好组里每位老师的两节公开课的任务,按照先议教案,再听课堂,最后评价的程序严格落实到位。
(2)充分利用每个星期二下午的集体备课时间,商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新教材的教法。同时争取机会出去学习教改名校的数学学科课改教学的经验。
(3)做好每一次阶段性的考试工作,考前认真准备,阅卷客观公正,客观评价教学质量。
(4)分班落实数学学科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文科班数学的提升。
(5)准备参加5月份的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活动,积极安排年轻老师参加数学教学竞赛工作。
二、教学进度
(1)2,3月份,文科完成选修1—1和选修3—1,理科完成选修2—1和3—1的教学任务,建议把选修3—1的《数学史选讲》参插讲。
(2)4月份,理科完成选修2—2,文科完成选修4—5
(3)5月份,理科完成选修4—1,文科完成选修4—5。
(4)6月份,理科完成选修4—4,文科开始期末考试的复习。
说明:根据湖北省新课程教学实施指导意见,本学期理科完成选修2—1和2—2的内容,文科完成选修1—2和1—1的教学内容,但是我们还是打算把选修3—1,4—5的内容都上完,为高三复习做好准备,从时间上看,文科的教学时间是充足的,但是理科的教学时间比较紧,希望各位老师合理安排好教学时间,确实落实好每章每节的教学任务。
高二数学的教学计划15一、有计划的安排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
的教学改革活动。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二、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备课组将进行每周一次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数学教学的动态、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
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二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将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
究水平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三、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
一人一节,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要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
班上 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
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全面推行主体式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
会学习的方法。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分组讨论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
学水平。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