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计划

【精华】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锦十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学计划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教学计划 篇1一、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
(一)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阐述如下:
知识与技能
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 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
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3年级)
知识与技能
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 内的数、小数、简单的 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 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 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 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 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 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二、全册教学要求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事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课时安排
(一)数一数 1课时
(二)比一比 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0课时
1、1---5的认识 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2课时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 3课时
(五)分类 2课时
(六 ……此处隐藏16997个字……3、分数和百分数
教学挂图
5月12日—5月16日
4、量的计量
5、比和比例
习题卡
5月19日—5月23日
二、空间与图形
圆规
5月26日—5月30日
二、空间与图形
习题卡
6月2日—6月6日
三、统计与可能性
教学挂图
6月9日—6月13日
模拟检测
复习试卷
6月16日—6月20日
模拟检测
复习试卷
教研组长 年 月 日
审批意见
数学教学计划 篇10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万以内的乘法(二);万以内的除法(二);两步计算应用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万以内的乘法(二)和万以内的除法(二),是本册的重点,两步计算应用题(而)也是本册的重点。
万以内的乘法(二)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是在前一册学习万以内的乘法(一)的基础上把一个乘数由一位数扩展到两位数。教材先安排口算,再安排笔算。在口算中,先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再教学两位数乘整十数;在笔算中,先教学不需要进位的,让学生学习乘的顺序和积的定位,再教学需要进位的,让学生学习进位的处理,最后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万以内的除法(二)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是在前一册学习万以内的除法(一)的基础上,把除数由一位数扩展到两位数,其编排也是先安排口算,再安排笔算。在口算除法中,先教学用一位数除,再教学用整十数除。在笔算中,先教学用整十数,让学生学会除的顺序和商的定位,再教学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除法,让学生学习试商方法和调商方法,最后教学商中间、末尾有0 的除法,进一步巩固前面所讲的试商方法。
两步计算应用题(二)是在前一册的基础上,教学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和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运用常见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两步计算应用题;主要有归一、归总应用题及连乘、连除应用题。
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中,教材通过各种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初步概念,初步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起面积单位的表象,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继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是:
1、继续加强乘、除法口算的教学;
2、改进用两位数乘、除的悲酸教学的编排;
3、改进应用题的编排;
4、重视直观操作,加强面积概念和面积计算方法的教学,不断发 展 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适当加强集合、函数、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6、结合教学,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教学要求 。
1、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相应的除法;会口算两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掌握一个乘数是两位数或除数是两位数的乘除法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掌握乘、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3、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建立这些面积单位的表象;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学会应用。
4、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64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37人,他们的年龄均在9岁左右,多数学生天真、活泼、积极好学,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其中李明晴、朱婉同学从实验学校转来,王雪、李雪、孙昌奔、时亚男、杨恒、王梦琪、杨辉从可恋庄转来,其余都是坡里村原班同学。
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如下:
本年级学生已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加法的计算,万以内乘法(一)、万以内除法(一)、两步计算应用题,认识了常用的计量单位及简单的计量单位间的换算。
从智力因素看:
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好的学生有:赵磊、耿培、李雨薇、时亚男、王梦琪、孙硕、熊峰、胡金成、时爱、夏珊、胡宝支、徐荣全,这些同学聪明,学习习惯好,作业认真,积极思考,思维活跃,要发挥其积极性,继续开发其智力。
智力好,非智力因素不好的同学有:胡恒、宗宇、杨恒、赵康、陈影、权勤猛,他们接受新知识快,反应敏捷,但学习惰性较大,不能自觉主动,积极的学习新知识,课堂上思维过于活跃,容易开小差,好做小动作,课后有的甚至经常不做作业。对他们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智力不好,非智力好的同学有:胡立、佟丹、许雪、权丹、胡婷、李雪、孙昌奔、王雪、杨辉、赵雪晴,对于他们,要勤鼓励,多帮助,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勇于挑战新知识,带动周围同学勤学多问,合作探究。
智力不好,非智力也不好的同学有:葛甜、刘晓、王聪、胡乐、胡岩、张圣银、胡泽华、胡明珠、胡增雅、徐杰、胡家林、胡明号、胡强、胡增好、胡振龙、权琪、朱婉、张岩、他们接受新知识慢,反应迟缓,基础知识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教学时,一方面要加强新知识的学习,步步匝实,循序渐进,严格要求,认真督促,以使他们尽快赶上来。
附:这一届学生家庭情况复杂,有太多的孩子缺乏来自家庭的爱。
张圣银:母亲病故,父亲年纪大,不过问。小孩卫生条件较差,
无条理,但活泼可爱。
徐杰:无母,后母又出车祸死亡,父亲无不过问,无条理。
胡增雅:父亲死亡,母亲出走,爷爷、奶奶不管教,无条理。
其它还有:王肖、葛甜、佟丹:缺乏母爱,无母亲。
胡泽华、胡家林、赵磊;父母离婚。
夏珊:父母智商较低。
权丹:父亲哑巴。
留级生有赵康、胡乐、李文剑、胡岩、陈影、权丹、胡明珠、王 聪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坚持做到“教学七认真”和“课堂四了”。
2、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努力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切实做到以学生中心,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因人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4、坚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认真作
业,细心检验的学习习惯。
5、认真钻研教材,结合中、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6、在教学中,注意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7、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学具、电教图片等教学手段,使学生脑、手、口、眼同时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表达等能力及创新意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