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 > 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22 13:32:2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的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时间】

3课时。

【学程导引】

第一课时

一、板书“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1、读读这两句话,体会不同语气。

2、说说这两句话通常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导言: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题目就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文到底讲述了一件怎样有趣的事?

二、结合预习,自读自悟

1、充分读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父母不同的评价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加一点批注。

3、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

三、交流讨论

1、指名读课文,帮助学生把难读的部分多读几遍,读好课文。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体会,讨论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提出小组成员都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留待进一步读书讨论。

四、学习生字,抄写词语

1、重点指导书写“誊”(与“誉”、“卷”进行对比)、“谨”(右半部分要写紧凑)。

2、抄写带有生字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讨论

1、喜欢讨论同一问题的同学自由结组,读书讨论:

⑴作者为什么用《“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为题?

⑵同一首诗,妈妈为什么说“精彩极了”,爸爸却说“糟糕透了”?

⑶假如父母都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又会怎样呢?

2、分组会报讨论情况,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三、练习朗读、背诵

1、朗读指导要点:

⑴写诗后,母亲和父亲对“我”的诗不同的评价及“我”不同的反应:

如:母亲的兴奋和赞美,父亲的近乎冷酷和严肃;“我”听到母亲表扬后盼望父亲回来的心情、表现等一系列孩子的体验,都应读出了。

⑵课文最后两段,是作者对两种评价的冷静思考和独到见解,是成年后的理性认识,也应区别于前面的朗读。

2、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练习背诵:

⑴自主背诵。

⑵选择相同内容的同学齐背。

四、交流读后感受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通过交流,认识到:(“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认识到爱有两种:一种是慈祥的爱,鼓励似的爱;一种是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这两种不同的爱,这些爱有的来自于父母,有的来自于教师,有的来自于其他长辈。只是小的时候,我们更喜欢听“精彩极了”,不喜欢听“糟糕透了”。读了这篇文章,认识到应该听听这两种不同的声音。)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含义深刻的语句。

2、有兴趣的,可完成课后选作题。

第三课时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誊()歧()谨()版()即()

誉()枝()勤()叛()既()

二、从课文中找出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1、所以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

2、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因此我一直在写作。

3、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三、用直线把下面的词语搭配起来

慈祥的力量谨慎地把握

敬告的诗篇努力地向前

漂亮的母亲兴奋地嚷道

精彩的字体不住地赞扬

四、照样子改写下面的句子

例: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这真是伟大的奇观啊!

1、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______________

2、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

_______________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情感目标:从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媒体

生字生词卡片,小黑板(或课件),投影机,放映机等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 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破的词、

2、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

(1)给本课的七个生字组词、(可以在文中找,也可以自己想或查字典)

(2)课件出示"读读写写"、

老师建议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再请同学们根据个人喜好,在后边的横线上试着添上自己喜欢的三至五个词语、)

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学生也可以动手抄个别字词一两遍、(课堂上学生"动口不 ……此处隐藏23746个字……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六、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鼓励批评

童年的诗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5

一、导入:

师:同学们,谁还记得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父母的爱”为主题的文章,请大家齐读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都加引号。(在这里为什么加引号?表示:直接引用,我们预习过课文了,“精彩极了”是母亲说的,“糟糕透了”是父亲说的,题目引用了他们的话,所以加引号。)

②“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意思正好相反;

(大家都预习了课文了,面对儿子的一首诗,为什么爸爸、妈妈会有如此相反的评价呢?我们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讨论。)

二、检查预习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屏幕出示):

巴迪腼腆得意扬扬迫不及待自豪誊写敬仰奇妙

判断湿润糟糕一如既往出版歧途警告谨慎

注意:哪一个词语比较难读?大家齐读两遍。“腼腆、誊写、歧途”

请同学们齐读词语。

(2)大家在预习的时候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生问生答)

三、研读课文:

1、主要内容

师:通过预习,谁来用简洁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我七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妈妈称赞说“精彩极了”,爸爸却批评说“糟糕透了”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中,我获得了妈妈的鼓励和爸爸的指导,成长为一名作家。长大后,我明白了他们的评价都是源于对我的爱。)

2、解读1-14段

师:事情的起因是源于作者七八岁时写的第一首诗,(屏幕出示):同样的一首诗,爸爸妈妈读后都有什么反应呢?我听了他们的评价后,又有什么反应呢?请同学们读1-14自然段,找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用笔画出来,并在这些词句旁边写一写你的感受。

3、汇报:

(一)、我们先来看妈妈的反应:

师:谁起来说一说母亲读过“我”的诗后,有什么样的反应?

屏幕出示: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的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地再次拥抱了我。

1.师:这是母亲的反应,大家看一看,这段话里有哪些细节描写?——神态、语言、动作

2.你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妈妈激动、开心、惊讶、在鼓励作者

3.从哪些词语能看出妈妈高兴、开心?

(我从“眼睛亮亮的”、“兴奋的嚷”、“再次拥抱了我”这些对妈妈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中体会到了妈妈此时的心情很高兴。)

4.谁能带着妈妈这种激动、兴奋的心情读一读妈妈的话?(孙静茹)

5.听了妈妈的赞美,我是什么表现?

“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

这是对我的描写,“腼腆”是什么意思?——“因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6.大家想一想:母亲为什么要这么大力称赞我?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写的诗真的有那么精彩吗?

(“源于爱,是在鼓励我继续努力”)

正是出于对我的爱和鼓励,妈妈对我的诗大加赞赏,这让我大受鼓舞,在得意扬扬的同时,我更迫不及待的想要什么?

7.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父亲的赞赏?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师:作者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父亲的赞赏,可是父亲的反应是什么呢?

(二)、父亲的反应

1、谁起来说一说表现父亲反应的句子?

⑴“父亲一进吃饭大厅,就被餐桌上的诗吸引住了。”

⑵“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师:父亲喜欢这首诗吗?从哪一个字可以看得出来?你体会到了什么?(批评、严厉)

(3)师:遭爱到父亲的批评以后,此时此刻的我又有什么反应?

①“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师:这一句话是什么描写?从这几个动词你感受到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作者的心情:伤心、失落、难过)

师: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此时巴迪的心情很伤心、失落、难过。

(4)师: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引导:父亲批评的话是在母亲高度赞赏了我,我得意洋洋之后说,目的是让我不骄傲,继续努力。

(三)分角色读。

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不同人物的不同情感在四人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1-14自然段。

(四)讲解15-17段。

师:后来,小巴迪长大后成了一名著名的作家,写了很多作品(幻灯出示:作者简介。)大家想一想?小巴迪为什么能走上写作之路,并且成了大作家?

请同学们读15-17自然段,在小组内合作探讨一下,找出原因用笔画出来,在旁边写一写你的理解。

预设:

1、“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的鼓励我。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

2、“我有一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

师:从这里我看出作者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他有个慈祥的母亲一直鼓励他,有个严厉的父亲一直帮他修改。

所以作者感慨: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同学们齐读“都……提高。”

师:“歧途”是什么意思?——比喻错误的道路。

师:那么请大家用文中的一句话告诉我作者没有误入歧途的原因是什么?

幻灯出示: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齐读。

师:谁知道生活中的小船指的是什么?

师:在作者的眼里,爱有两种表达形式,一种是“精彩极了”,这是母亲慈祥的、鼓励式的爱;另一种是“糟糕透了”,这是父亲严厉的、批评式的爱。(板书:爱)

3、大家想象一下,如果巴迪在成长的过程中只有母亲赞扬鼓励式的爱会怎样?如果只有父亲严厉的批评式的爱会怎样?

4、谁能跟我们讲一讲你的父母给你的爱属于哪一种?老师给你的爱属于哪一种?

(五)作业:小练笔

师:生活中爱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种形式的爱,试着写一写。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