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中小学辅导

宁夏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

时间:2024-05-22 16:18:25
宁夏2018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

宁夏2018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蓑衣,最初是用草编织而成的挡雨器具。在我国上古时期,人们为了抵档风雨的侵扰,起初只能用野草裹住身子,以遮雨水,久而久之形成了蓑衣。《诗经·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就记录了当时人们穿蓑衣的情况。“蓑笠,备雨服。”说明是充当雨具之用的。春秋战国时代,百姓在下雨天,通常是身着这种草衣来从事劳作的。蓑和笠的关系,如同今日雨衣和雨帽的关系,所不同的是“笠”的制作原料是竹子,而不是草。而且“蓑”晴雨两用,既可避风雨,也可防烈日酷署。

蓑草的表皮较光滑,本身又呈空心状,所以用来制雨衣,雨水不易渗透。其为贱物,轻易可得,在很长时期内,不分尊卑,外出遇雨,都穿这种蓑衣。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又发现了多种可用作雨衣的材料,但蓑衣并没有被淘汰,尤以农夫、渔人所用为多,历代诗文中有不少描写。我们最熟悉的,应该是那首:“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比蓑衣进一步的雨衣,是用丝绢一类纺织品涂上油后做成的,称“油衣”、“油帔”。《晋书·恒玄传》:“(刘)裕至蒋山,使赢弱贯油帔登山,分张旗帜,数道并前。”

除蓑草、油绢外,古代雨衣还有用粗麻、棕丝等材料制成的。棕丝是棕榈树皮上的一种纤维,经加工整理,也可编织成雨衣,俗谓“棕衣”。唐书应物《寄庐山棕衣居士》诗:“兀兀山行无处归,山中猛虎识棕衣。”与此类似的材料,还有油葵叶,也非常适宜制作雨衣。清李调元《南越笔记》中就有详细记载:“油葵生阳江恩平大山中,树如薄葵,叶稍柔,亦日柔蔡,取以作蓑,御雨耐久。”这种雨衣仍以农夫、渔人所着为多。

明代后,雨衣的制作日益考究,所用材料也有多种。宫廷内臣所穿雨衣,据刘若愚《明宫史》记:“用玉色深蓝官绿杭触或好绢,油为之,先年亦有蚕茧纸为之,今无矣。有斗钵式者,有道袍式加褂者。御前大臣值穿红之日,有红雨衣、彩画蟒龙方补为贴里式者。”贵族男女的雨衣,则用一种柔软而不渗水的高级玉草编织而成,取名为“玉针蓑”。

《红楼梦》中,责公子贾宝玉就穿这种雨衣。第45回:“只见宝玉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被着蓑衣,黛玉不觉笑道:‘那里来的这么个渔翁?”……黛玉又看那蓑衣斗笠不是寻常市卖的,十分细致轻巧,因说道:‘是什么草编的?””

斗笠则是用竹篾、箭竹叶为原料,编织而成,有尖顶和圆顶两种形制。讲究的以竹青细篾加藤片扎顶滚边,竹叶夹一层油纸或者荷叶,笠面再涂上榈油。有些地方的斗笠,由上下两层竹编菱形网眼组成,中间夹以竹叶、油纸。“或大或小,皆顶隆而口圆,可芘雨蔽日,以为蓑之配也。”(《国语》)斗笠,又名箬笠,“楚谓竹皮曰箬”。有的斗笠,以葵叶铺陈笠盖,因而称之为葵笠。有的则以笋壳夹于竹篾中。

1.下列对“蓑衣”的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蓑衣的历史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起初人们用蓑草编织成蓑衣,裹住身子,抵挡风雨的侵扰。

B、关于人们穿蓑衣的情况,早在《诗经·小雅·无羊》就有记录,可见在当时蓑衣就已经被充当雨具之用了。蓑衣既能避雨,也能遮挡烈日。

C、蓑衣的制作材料是蓑草,这种草表皮较光滑,本身又呈空心状,雨水不易渗透,所以用来制雨衣非常合适。

D、后来,雨衣的制作材料日益丰富,用蓑草制成的蓑衣就只有农夫和渔人在使用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蓑笠和笠的关系,就像今日雨衣和雨帽的关系,斗笠的制作原料是竹篾、箭竹叶等,有尖顶和圆顶两种类型。

B、蓑衣是一种具有平民性的雨具,因为它的制作材料可以轻易得到,并且无论身份高低贵贱,只要外出遇雨,都穿这种蓑衣。

C、随着社会的发展,雨衣的制作材料也在不断的发展,由最初的蓑草,到后来的油绢、粗麻、棕丝、油葵叶等。

D、明代后,雨衣的制作日益考究,所用材料也有多种。宫廷内臣所穿雨衣,也有用好绢或蚕茧纸做成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雨衣有多种,如蓑衣、棕衣、油衣、玉针蓑等,这些雨衣说明,随着时代的进步,其所用材料日趋多样化,其制作亦日益考究。

B、笠是蓑之配,可晴雨两用。斗笠是其中悠久的一种,通过《国语》、《红楼梦》可以看到,从战国到明清都在使用。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绘的就是渔翁穿蓑衣戴斗签的情形,此中的蓑衣应该是由油葵做成的。

D、古人遇雨,最初不分尊卑,都穿蓑衣;但后来出现分化,宫廷贵族穿的往往是油衣、绢衣、玉针蓑等高级雨衣,普通百姓穿的往往是蓑衣、棕衣等雨具,且以农夫渔人居多。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寻找恩人

韦名

建涛发誓,这辈子一定要找到女儿的救命恩人,给他恭恭敬敬地鞠个躬,道声歉。

女儿描述的救命恩人是个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说话不卑不亢,眼睛不大不小,头发不长不短的中年男人。

那天上午,事情太突然了:站在马路边等车的她发现一辆车疯了一样向自己狂奔过来。小嘴张得巨大的她,既说不出话,也挪不动身子,眼睁睁看着车子朝自己飞奔过来……就在车子要撞上她的刹那间,她被一个人扑倒在路边的绿化带上——疯狂的车子从女儿刚刚站着的地方呼啸而过。

和女儿一起倒在绿化带上的中年男人扶起了脑子一片空白的女儿。女儿却站不稳,蹲在绿化带上,瑟瑟发抖。

“没事了!”中年男人扶起女儿。

惊魂未定的女儿终于抬起了头,看到了中年男人眉心间一颗黑闪闪的痣。女儿连一声谢谢也没说,只呆呆地望着沾了一身泥水的中年男人头也没回地消失在马路上。

救了女儿一命,女儿却来不及对恩人道声谢,建涛心里不安,发誓这辈子一定要亲口向恩人道谢!

为了心中这一声谢,多少年,只要一有空,建涛就四处寻找恩人。

这样的恩人,在芸芸众生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无异于稻仓中的一颗稻谷,找这样一个人,也无异于大海捞针。

执着的建涛却不言弃,一直在寻找恩人。

在寻找恩人的过程中,建涛也做了很多和恩人一样的好事,成了别人嘴里的恩人。

女儿就在建涛不断寻找恩人的日子里逐渐长大,成了別人的'女人——尽管建涛心里不大乐意女儿嫁给一个罪犯的儿子,一直对女婿很冷淡,可看到女儿后来又拥有了自己活泼可爱的女儿,一家三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建涛认了。

看到女儿的幸福,建涛寻找恩人的决心更加坚定。

多年寻找未果。建涛不仅不放弃,还在家里亲自给恩人画像,画像眉心间有黑闪闪的痣。

建涛画了一张又一张,画完就让女儿认,每一张画,女儿都说像又不像。

画到后来,建涛把中年 ……此处隐藏2716个字……p>

B、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

C、“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

D、《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其作者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异早年为王莽效力,在父城抵御汉军。后在出巡属县时被汉军抓获,经苗萌劝说投降刘秀。

B、冯异为人谦虚,治军有方,深得下属拥戴,在调整将领并分配各自的属官时,大家都表示愿意跟随冯异,他因此得到光武帝的赞赏。

C、冯异因屡立战功得到封侯之赏,还享有奉诏回乡祭扫祖坟、朝廷官员送牛酒、当地大小官员及同族人陪同祭坟的特殊待遇。

D、冯异位高权重,遭人嫉恨弹劾。光武帝让冯异看弹劾他的奏章,一方面是信任,另一方面暗含试探告诫之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

(2)见所示臣章,战栗怖惧。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缘自陈。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岁夜咏怀

刘禹锡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注】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刘禹锡老母病逝,在护送寻柩过衡阳时又接到好友柳宗元去世的消息。诗人闻讯异常悲痛,写下许多悼友之作,《岁夜咏怀》即是其一。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一反常情,写自己多年来坎坷,不得意,即使新年来临也不会有新的希望了。

B、颔联将“昔”与“今”,“同游者”与“有几多”进行对比,蕴含着对岁月无情的伤感。

C、颈联说自己闲居、自由自在,只一味想长寿;表面写自己的颓伤,实是饱含愤激。

D、尾联写年年春色皆同,幽居也如此;实指春天有没有无所谓,体现了诗人的淡定。

E、此诗表面上写诗人的平静、闲适,甚至有些颓伤;但真正隐透出诗人极端的苦闷。

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试简要分析。

四、情景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的《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他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螃蟹虽“六跪而二螯”,但是用心浮躁导致“_________________”的状况。

五、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对美好的、高尚的力量,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出言讥讽,要么肆意打压,而对负面的信息则摇旗鼓噪,如蚁附膻。

②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③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④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⑤往往越单纯专一的人,就越容易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功;而那些想法很多、在许多方面都想显露一手的人,则往往终其一生而无所事事。

⑥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A、②⑤⑥?B、②③④?C、①⑤⑥?D、①③④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政府应与共享单车公司“牵手”,通过共享用户数据、建立单车使用诚信系统等方式共同引导共享单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B、朝鲜2月7日宣布利用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美国、日本、韩国纷纷指责朝鲜发射卫星是没有道理的,将造成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不稳定”。

C、配送员是一项高风险、高强度、高负荷的“三高”工作。如何为配送员创造体面又尊严的生活和社会保障,是京东一直在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D、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违规排放不达标废气物的现象,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别人送给我的东西即使不值钱,我也敝帚自珍,因为礼轻情意重嘛!

B、昨日我曾到府上拜访,令尊鹤发童颜,精神矍铄,谈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更是滔滔不绝。

C、同学们,在高考之路上,请相信老师,配合老师,你若诚心跟随,我必鼎力相助!

D、作为多年的老朋友,我劝你,也都是为你好,千万不要辜负了我的一番雅意。

六、语言应用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厚厚的冰块上搭上一根两端挂有重物的铁丝,①______,所以对接触铁丝的冰面造成很大的压力,这个部分冰的熔点就会降低,②______,于是挂着重物的铁丝就会嵌进冰块内部。融化的水在铁丝上方恢复了原有的压力,又会重新凝结成冰,最后,③______,而冰块还是那个冰块。

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它包含一个一般性原则的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大前提的小前提,一个由此引申出的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大前提必须引用名言,语言简明、连贯,句式不要求完全一致。

示例:“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是勇者,所以最终我们将取得胜利。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自从最有情怀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曝光之后,辞职的理由也不断翻新。近日,一位“90后”女孩的辞职信又在网络上走红,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据悉,这位1998年出生的女孩在公司做客服,入职不到两个月,因挨批辞职,离职员工申请表上的离职原因只有一句话:“我要像风一样自由。”对此,有网友点赞,也有网友批评。

对于女孩辞职一事,你怎么看?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宁夏2018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